居家營養知多少
居家照護的對象,廣義而言,是指有健康照顧需求的人,泛指虛弱、失能、身心殘障,或因複雜疾病狀況需要營養建議者,年齡從兒童到老人都在內,但隨醫療進步,長壽已是普遍的現象,目前多以老年人為主要服務對象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,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%、14%及20%,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、高齡社會及超高齡社會,然而台灣呢?事實上,台灣老年人口在1993年就已成為「高齡化社會」,就在2017年8月為13.6%,即將邁入「高齡社會」,老化速度年數(高齡化社會到高齡社會所需年數)約為24年,相當於鄰近的日本。國家發展委員會甚至估計到了2025年,台灣將進入「超高齡社會」,到時將由現在每7~8人逐漸至每4~5人當中就有一位老人,加上少子化趨勢的危機,扶老比率勢必會是沉重的負擔,未來許多家庭將面臨更多且複雜的老人照顧問題,勢必會花費國家或許多個別家庭龐大的長期照顧及醫療費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2013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發現,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對於未來最擔心的問題以「身體健康」比例最高,其次才是「經濟來源」、生病「照顧問題」,顯然健康是目前老人最迫切的需求。飲食和營養是重要的健康決定因素,對於日漸年邁的長者來說,其牙齒脫落、食慾變差,咀嚼能力和味覺也日漸衰退,能吃的食物越來越有限,不僅吃的少也吃得索然無味,這些因素導致老人們營養不均衡,體能和心情產生的健康問題則變得頻繁。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佈統計資料顯示,社區老人有5~10%為營養不良,養護機構老人則有17~65%營養不良,老人營養不良的結果,容易造成跌倒、骨折、不能獨立生活,也使併發症機率增加高達42.8%,使老人病情更加複雜,包括免疫力、傷口癒合能力降低等,造成長者長期住院和增加醫療及照顧支出。營養與老化密不可分,營養狀況及飲食習慣是個體終其一生的重要課題,對於健康及老化速度有著深遠的影響,因此,平日若能夠建立正確的老人飲食觀念,吃對食物、做對運動,讓生理代謝一直處在良好的運作狀況,不但可以保持身體健康,同時擁有面對心理壓力、事故驟變的能力,減少老人陷於營養不良與免疫衰退的危機當中。
一、了解長者的營養需求
年長者較容易有營養缺乏的情況,與年齡有關的生理及社會改變、慢性疾病的衍生、藥物的使用、活動力的降低以及老化所導致的病理改變,均會使老人容易發生營養缺乏的情形,常有少食、過食(常以某特定食物)及單調飲食的情形。
現代人常強調的飲食原則,以三低一高(高纖、少油、少鹽、少糖)最廣為流傳,但是若套用在感官功能下降(味覺、嗅覺、視力與聽力退化、牙口問題等)的年長者而言,將有失變通。當味覺、嗅覺退化後,會覺得食物變得索然無味,且不再具吸引力,進而改變老人對食物的喜好程度,如增加鹽分及糖分的攝取量。視覺、聽力的退化則會降低食物的辨識及進食能力,也會減少攝取量。所以更應先專注在首要該解決的營養「狀況」,避免攝食量或營養素降低,才是更正確務實的作法。以下為常見因為衰老狀況導致常見的營養不良發生原因:
衰老狀況 | 衍生出營養不良原因 |
1.味覺下降 2.嗅覺下降 3.社會心理隔離感 4.牙口問題 5.視力與聽力衰退 6.能量需求變化 7.減少體能運動 8.肌肉減少 |
1.食慾下降 2.咀嚼困難 3.選購食物能力下降 4.飲食欠缺基本營養素 5. 身體肌肉量逐漸減少,體能下降 6.日常採買烹調食物能力受限 |
二、重視「質」與「量」兼具
根據2013~2016年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內容,老人隨著年齡增加而熱量攝取下降,尤其以女性更為明顯女性之蛋白質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B1、B6、C、E、一些礦物質與膳食纖維等攝取隨年齡減少,男性只有脂肪與膽固醇攝取量隨年齡降低。以營養密度而言,大部份營養素隨年齡增加而攝取之營養密度越高(或沒有改變),此意味著老年人會選擇營養素密度較高的食物。可想而知的是高齡者注重飲食營養,常常是吃得精但卻吃不夠,因此,高齡者飲食更應注重「質」、「量」兼具!
根據台灣每日飲食指南,每日所需的食物為:五穀根莖類:1.5~4碗;豆魚肉蛋類:3~8份;蔬菜類:3~5碟;水果類:2~4份;油脂與堅果種子類:油脂3~7茶匙及堅果種子類1份;低脂乳品類:1.5~2杯。因個人體位、活動量及相關疾病狀況等,建議可進一步和專業營養師討論,做個別化的飲食計畫為佳。
而為預防老年性貧血、骨質疏鬆、肌少症等,食材的種類應多樣化來避免單一飲食,烹飪時要儘量保持食物的原有成分,減少維生素、礦物質的損失。例如,長者普遍缺鈣、鎂等礦物質,建議攝取足夠的蔬果,可將高鈣質的小魚干、起司等納入配菜之食材,在飯和麵上撒上少許熟芝麻增添風味,更可將乳品類做為點心攝取補充營養。
三、彈性控制體重
隨著年齡的增加,臨床上更常見案例是「體重減輕」,其中「肌少症」案例已經是與日俱增 ,「衰弱症」的盛行率也隨年齡而增加,舉例來看衰弱症之多種症候群如:步行速度緩慢、手握力不足、身體活動量偏低(尤其是女性)等盛行率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。許多人在邁入中、老年後,可能因為發胖或生病進而開始體重管理,但時常會發現有些長者可能會有過度積極或是執行方法錯誤等情況,減不掉脂肪,反而減掉了肌肉量,高齡者的身體肌肉組織流失,肺活量下降,體能更隨之衰退,反而讓死亡風險更大。
長者體重已不是最大的考量,根據陽明大學公衛所於2014年研究分析近八萬名台北市老人四年健檢資料(陳亮恭, 2014),發現身體質量指數(BMI)控制在18.5~35之間,死亡風險較低。一般來說,BMI大於24稱為過重,但從死亡風險看來,高齡者可更有彈性地看待體重管理。
四、調整食物質地與烹調方式
年長者常因咀嚼能力退化,反而能促使老人攝取較軟、甚至醣類含量較高的食物,並降低肉類等咀嚼不易食物的攝取。因此在照護上更是應定期注意口齒咀嚼力的檢查,調整假牙或因應改變飲食質地等。可將食物煮爛、切碎、打泥等型態呈現,以利於吞嚥及增加進食量,不是僅是讓其單調攝取某部份食物,而失去獲得足夠微量營養素的機會,更可以在食物烹調方式上改變作法,加強味道或感覺到的特別風味,可增強驅使老年人飲食攝取。可選擇如各式各樣的粥品、五穀雜糧製成較軟質的麵條、煮得軟香的八寶粥、嫩葉類、瓜類、炒蛋、豆腐及質地較軟的水果。
五、鼓勵高品質蛋白質食物選擇
健康長者建議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取1.0~1.2公克蛋白質,以一日三餐而言,平均每餐1/3的總蛋白質攝取為最佳的分配模式。聰明攝取蛋白質,優先選擇優質蛋白質食物來源,如各種家禽畜肉類、魚類、乾酪、雞蛋等,素食者,建議以蛋奶素為佳,以攝取到足量的完整氨基酸。假設是60公斤的健康老人,一天要吃到約60~72公克的蛋白質,大約是4~6份的豆魚肉蛋類及2份乳品。以肉品而言,定義一份的肉品其重量範圍為30~40公克(約為1兩重)。若將每餐設定為2份(=2兩),餐盤上應至少呈現一隻雞腿或一塊掌心大小的肉片才會足夠,但實際上很多老年人一天是吃不到那個份量的。由於缺乏蛋白質就會影響老年人生活功能以及活動功能的退化,蛋白質對於維持逆齡人生的目標而言,扮演格外重要的角色。
六、關心陪伴與情緒調適
陪伴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根據老年護理學一書指出,寂寞會降低食慾,經常獨自用餐的結果導致經常性食物攝取不足、頻繁使用便利食品,進食內容單調,飲食量及攝取食物類型減少,可能因此營養缺乏,也是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原因。此外,該研究也指出,增加蔬菜類、奶類與核果類攝取,可有助改善老人衰弱程度與心情。另外,透過家人的陪伴與關心,更能注意長者時常出現的「食用過期食品」,以及「吃一煮再煮的剩菜問題」。
七、健康吃快樂動
根據2016年台灣高齡者飲食營養問題剖析研討資料指出,時常自行下廚備餐、出門購物的高齡者,因多有適當強度的運動,可維持肌肉量。因此鼓勵長者擁有「要活就要動」,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安排,才能活躍且健康的老化及長壽。若體能活動佳者,建議每週3次的有氧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、郊山健行等),達到150分鐘以上。耐力運動則建議每週2~3次,例如可舉啞鈴或到健身房訓練,也可配合彈力帶(也是一種復健輔助器材)運動,讓身體每個肌群都能運動到,效果更好。或者,可做柔軟度及平衡訓練,建議每週2~3次,可依喜好選擇如瑜伽和太極以增加柔軟度、肌肉力量和平衡感。
資料來源
2016年「台灣高齡者飲食營養問題剖析」研討會
國家發展委員會(2016).中華民國人口推估(105至150年)數據
https://goo.gl/d4kckk
服務者照顧交流網
https://ltcss.mohw.gov.tw/FCWEB/Resource/srv-detail.aspx?srv_id=B03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每日飲食指南手冊
https://www.hpa.gov.tw/Pages/List.aspx?nodeid=1208
Diabetes Care 2017;40(Suppl. 1):S33–S43,https://doi.org/10.2337/dc17-S007
2013年衛生福利部老人狀況調查報告
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S/cp-1767-3586-113.html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老年飲食與營養網
https://elearning.hpa.gov.tw/class/year/100/media/bjj_%E8%80%81%E5%B9%B4%E9%A3%B2%E9%A3%9F%E8%88%87%E7%87%9F%E9%A4%8A/%E7%B7%9A%E4%B8%8A%E9%80%A3%E7%B5%90%E7%89%88/bhadata/l1c1d46m1ch2t3s5i11mp0p0q0qp0.htm
2013~2016台灣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
,https://nahsit-form.ibms.sinica.edu.tw/node/73
Chen, L. K., Liu, L. K., Woo, J., Assantachai, P., Auyeung, T. W., Bahyah, K. S., & Lee, J. S. (2014). Sarcopenia in Asia: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Directors Association, 15(2), 95-101.
殷磊. (2001). 老年護理學. 護士進修雜誌, 16(4), 249-250.